在線客服
1993713816
貴州的茶其實很多是好茶,特別是黔北地區的,比如遵義湄潭的毛尖,正安的白茶等,品質都還不賴,但卻沒有像貴州的茅臺酒那么出名,可能是茶的產業沒有酒產業那么牛,也有可能是宣傳的原因,外界知道的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廣泛吧。
△貴州湄潭茶海
其實如果說真的要說茶的品質,貴州的茶和福建的茶,都很有名氣,兩個地方緯度其實大致相同,福建屬于沿海,比如武夷山的大紅袍,對外宣傳和推廣運營方面就做得很到位,而貴州的茶,原先可能是因為交通不那么方便的原因,大山里的茶跟外界的交流很少,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貴州這方面尋求商機,我知道就有不少福建人在貴州做生意的,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茶產業的。
△貴州大橋
可能是開放程度的原因吧,貴州本地的人相對比較質樸,對于商業的思維和邏輯可能還是和福建、廣東這些地方的有所不同,沿海地帶的人頭腦都更加活泛一些。貴州的有些茶農種了茶,以不那么高的價格賣給了外省商人,外省商人稍微只要一包裝,一打廣告,可能就會賣出高價來,在貴州本地,這種“運營”的思維,可能還是不那么到位的。
傳統固然有好處,但是對于西部這種開放程度本來就沒那么全面的地區而言,如果在商業的思維上,保持得過于傳統,沒有創新,就幾乎無異于故步自封了。
△貴陽國際人才城
我們說,現在貴州的高鐵也通了,高速也密了,交通條件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而且大城市的建設,比如貴陽也是如火如荼,城市的高樓建筑很多時候還刷屏社交媒體,但是,光有高樓,光有路橋是不夠的,硬件方面完善了,最重要的是思維和觀念,這些軟件層面的東西,就需要大量吸引高學歷的人才,特別是985/211的名校碩博士、有見識的海外人才,為這片土地帶來外界新的觀念和認識,才能促進包括茶產業的其他各行各業的跨越升級。
本土當然也有人才培養,比如有些學校有茶藝等專業,但畢竟本土人才在眼界和格局等方面,和到北上廣深、甚至海外引進來的人才,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不管是茶也好,任何其他行業也罷,人才,才是第一位的核心競爭力。
誰都想著品牌,這是錯誤的。貴州茶的優勢在于茶園面積大,產量多,現在說句難聽的話中國十斤茶葉里面有一斤是貴州產的。
然后我說品牌,大家都知道加了品牌的結果是什么?漲價,假如貴州的茶葉都是名牌的話,中國的體量很難消化這么多高檔茶葉,不是沒有出現過,一個茶葉本來是很好的進行茶葉上游的供應,然后突然搞自己的品牌了,此長彼消,看起來是幾個挑頭的人品牌做起來了,結果整體的競爭力下降了,更要命的是本來趨利的大量中間商不見了,因為市場不需要這么多的高檔茶,而這些增加的高檔茶并沒有因為茶種工藝這些質量上的提升,僅僅是一個品牌。做大產業并一定是好事,好心做壞事可能帶來的負面更大。
本文涉及茶葉與普洱無關
貴州的茶產業已錯過了最佳發展的時機,錯過了十年有余……
積跬步,循序漸進,貴州大力發展茶產業也才12年,莫急,后發優勢,前車之鑒,貴州茶的王道是“老百姓的茶”
貴州茶人李亞軼
盛世黔茶必大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