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福州閩蜜香茶業! 請登錄免費注冊加入
云南省臨滄市的8個縣及其特色產業
http://www.paydayprimeloans.com/jiaoyizhongxin/329.html2021-11-08 17:59:35 jing

展開全部


臨滄有八縣分別為云縣、鳳慶縣、鎮康縣、永德縣、滄源縣、耿馬縣、雙江縣以及臨翔區,產業有核桃種植、木瓜、以及在云南本地較為出名的瀾滄江啤酒企業集團總部就在云縣,滄源的牛干巴比較不錯。

茶葉產業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從產量與需求看基本到頂了,剩下的將是品牌競爭了。個人估計,今后茶葉價位將越來越高,做低端產品前景不看好;而不能建立品牌的企業獲利能力將越來越弱,更不可能跟上價格的漸進提升。

臨滄市近幾年的經濟情況?

給兩分啊

一、1-5月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5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工業經濟戰線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二屆五次全會和市人大一屆六次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全局,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啟動實施新一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全市工業經濟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但運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運行主要特點

1-5月,全部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01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12.92億元,同比增長12.38%,與一季度、1-4月相比,增幅分別回落了16.02、7.52個百分點。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1、輕、重工業同向增長,重工業快于輕工業。1-5月,輕工業完成增加值8.67億元,同比增長12.28%;重工業完成增加值4.25億元,同比增長12.59%;重工業增速快于輕工業0.31個百分點。

2、主要工業產品產量8增5減。食糖58.78萬噸,同比增19.75%;酒精4.9931千升,同比增33.90%;白酒5563千升,同比增23.84%;紙漿0.64萬噸,同比增15.54%;發電量21億度,同比增25.11%;鍺系列產品76.2百公斤,同比增21.65%;銅精礦(含銅)0.29萬噸,同比增29.67%;水泥23.88萬噸,同比增10.18%;精制茶0.68萬噸,同比減15.86%;啤酒4948千升,同比減43.77%;鋅錠0.52萬噸,同比減14.43%;原煤12.42萬噸,同比減1.79%;硅0.32萬噸,同比減13.90%。

3、主導產業增速下降,造成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制糖和電力是今年我市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受制糖企業榨季集中在4、5月陸續結束的影響,導致其對全市工業經濟支撐力明顯減弱。1-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12.38%。其中:制糖行業增速達16.42%,拉動規上工業增長僅7.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減弱12.5個百分點;電力行業增速達30.65%,拉動規上工業增長2.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減弱1.6個百分點。

4、縣域經濟保持增長,但發展不平衡。盡管各縣(區)認真落實省、市工業經濟會議精神,狠抓制糖、制茶等傳統龍頭企業的培育和發展,加大工業項目招商,組織實施地方水電、制糖業循環經濟等一批項目,但工業結構仍需不斷改善,縣域經濟依舊發展不平衡。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速永德縣32.5%、臨翔區15.3%、滄源縣14.3%、云縣10.8%、耿馬縣9.5%、雙江縣4.8%、鎮康縣2.9%、鳳慶縣0.8%,增速最快的永德縣達32.5%,增速最慢的鳳慶縣達0.8%;“兩最”相差31.7個百分點。

5、工業投入穩步增長。2008年實際實施項目48個,1—5月完成工業投資6.13億元,其中水電項目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省考核目標(不含電力項目)11.61億元的40.74%。48個項目中:在建技改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157039萬元,實際完成投資16383萬元;新建工業項目17個,項目總投資29522萬元,實際完成投資31778萬元。上半年預計可完成工業投資6.5億元,比去年同期6.077億元增長7%,占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的43.2%。

(二)各項經濟發展責任目標完成情況

1、工業經濟

工業倍增目標進度。全部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01億元,同比增長10.9%,完成年度目標的41.32%。從增速看,工業園區、永德、臨翔、滄源等四個責任單位增速均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從完成進度看,工業園區、永德、耿馬、滄源、鎮康、雙江、鳳慶等七個責任單位按時間進度超額完成。上交稅金完成2.82億元,同比增長5.78%,完成年度目標的36.01%。從增速看,工業園區、云縣、臨翔等三個責任單位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從完成進度看,工業園區、臨翔、雙江等三個責任單位按時間進度超額完成。

工業發展四項指標。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除工業增加值指標跟時間進度完成外,其他三項經濟指標均未達時間進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92億元,完成考核目標28.7億元的45.02%;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1.6億元,完成考核目標61億元的35.48%;利稅總額完成2.6億元,僅完成考核目標16億元的16.29%;利潤總額完成1.13億元,僅完成考核目標9.5億元的11.92%。

2、非公經濟

截止到2008年5月,全市非公經濟總量達到33842戶,同比增16.2 %;從業人員8.87萬人,同比增11.72%;上繳稅金1.82 億元,同比增28.57%;注冊資金42億元,同比增19.48%;其中:私營企業1290戶,同比增14.06%,從業人員35416人,同比增13.31%,注冊資金3.25億元,同比增18.72%。上繳稅金9251萬元,同比增12.6 %。完成增加值22.5億元,同比增28.57%。至6月底,全市非公經濟預計達到3.39萬戶, 同比增16.45%。從業人員9.14萬人,同比增15%,完成省政府與我市簽訂責任目標的95.2%;上交稅金2.28億元,同比增34.91%,完成責任目標的53 %;預計完成增加值27億元,完成責任目標的52.33%。從目前發展情況看,可以順利完成半年目標任務。從8縣(區)發展情況看,鳳慶、云縣、鎮康三個縣預計的半年數與市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沒有過半,其余五個縣(區)預計的三項指標都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3、鄉鎮企業

1-5月全市鄉鎮企業(不含個體部分)累計實現增加值42306萬元,同比增長14.24%,其中工業增加值32258萬元,同比增長12.7%;營業收入124236萬元,同比增長22.34%;實現利潤6923萬元,同比下降25.77%;上交稅金6116萬元,同比增長0.35%。1-6月預計全市鄉鎮企業(含個體部分)累計實現增加值9.06億元,同比增長14.2%,占下達目標任務的44.28%,其中工業增加值4.41億元,同比增長16.5%,占下達目標任務的45.3%;上交稅金1.09億元,同比增長6%,占下達目標任務的32.2%。

4、節能降耗

今年一季度全市單位GDP能耗1.0634噸標煤/萬元,比去年同期的下降9.8%,其中,臨翔區上升了4.8%,鳳慶縣下降5.8%,云縣下降9.9%,永德縣下降9.3%,鎮康縣上升3.3%,雙江縣下降25.4%,耿馬縣下降23.3%,滄源縣下降2.1%。一季度,臨翔、鎮康、滄源三縣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升,升幅分別為:3.99%、1.72%和0.14%,與其他五個縣形成鮮明反差,其他5個縣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度均在17%以上。

二、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應當密切關注的問題

1-5月,盡管全市工業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勢頭,但運行中仍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應引起我們高度關注,主要是:

(一)產業結構仍顯單一,行業發展分化。隨著制糖、制茶、飲料等傳統產業的擴張升級和電力、礦產等新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市糖業獨大的工業結構逐步改善,形成了制糖、電力、礦產、制茶、飲料五行業為支撐的多元產業體系。但制糖、電力占比過大,礦產、制茶、飲料發展不充分,使主要行業結構明顯呈現“二強三弱”的不均衡格局,工業增長仍然高度依賴于制糖、電力行業,發展的協調性、持續性、穩定性有待增強。1-5月,隨著內外部環境不利因素的增多,五行業運行態勢兩極分化。得益于甘蔗增產、來水量增加,食糖、電力產量產值同比大幅提高,對工業的拉動作用增強;受制于市場需求下滑及價格波動因素,鋅、銅、精制茶、啤酒產量產值驟減,導致礦產、制茶、飲料行業出現負增長,對全市工業形成反向拉動。其中:礦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5億元,同比下降9.72%;制茶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897萬元,同比下降29.15 %,;飲料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825萬元,同比下降15.44 %。礦產、制茶、飲料行業走勢轉弱,打破了五行業協調發展、合力拉動工業增長的良好格局,進一步暴露出支柱產業單薄、行業發展不均衡、整體競爭力脆弱的結構性矛盾。

(二)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經濟效益。2008年,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和市場風險集中凸顯。一是原材輔料、燃料動力、勞動力價格加速上漲,不斷推高企業生產成本。二是全球經濟減速,投資、消費需求增勢趨緩,市場波動加大,部分產品價格下跌,銷售收入下滑。在成本上漲、收入下滑的雙向擠壓下,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經濟效益急劇下降。1-5月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 億元,同比下降44.25 %。從各行業的具體情況來看:(1)制糖業:2007/2008榨季全市食糖產量達58.7 萬噸,比上一榨季增加近6萬噸,但我市整個制糖產業出糖率同比下降,甘蔗收購價提高,加上原輔料上漲及運費上漲,若財務費用、管理費用與上年度持平,與上年制糖業完全成本3180元/噸比,今年成本將達到3230元/噸以上,而上游產品價格上漲未能傳導至終端產品,從而生產成本加大,企業利潤空間受到嚴重壓縮,企業增產不增效趨勢明顯。(2)以酒為主的飲料業: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普漲、澳大利亞啤麥減產等因素引發啤麥價格持續攀升,2008年達3000-3500元/噸,啤酒原料成本上升40%以上。我市啤酒產品主要針對中低檔消費人群,靠微利競爭獲取市場份額,產品價格調升空間有限,原料成本上升將企業推入“減效”、“減產”處境。(3)礦產業:經濟放緩抑制金屬等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美元持續貶值、國內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政策變化,抑制有色金屬出口增長。多重因素引發有色金屬市場寬幅震蕩。其中,鋅錠價格由2007年最高價32000元/噸回落至19000元/噸,跌幅達40%;銅價繼續維持65000元/噸高位區域,但較去年最高價回落近10%。影響縣域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為此鎮康、滄源兩縣經濟增速與同期比成減緩趨勢。(4)制茶業:2007年普洱茶市場非理性飆升,我市大部分制茶企業卷入高價搶購、囤積原料的風潮,隨著茶市的理性回歸,投機制造的“市場需求”深度萎縮,普洱茶價回落,產品大面積滯銷,導致2008年春茶收購資金短缺,形成新茶減產、老茶虧損的局面。

(三)要素供給不平衡,制約工業快速發展。一是國家加強土地監管,對建設項目實行從嚴從緊的用地控制政策,土地閘門的約束力日益增強。雙江、勐省糖業公司固態有機肥項目、云縣甘化公司4000噸/日技改搬遷項目、瀾滄江啤酒集團20萬噸/年技改搬遷項目等重點建設項目因土地不能落實而落地難、啟動難,快速推進阻力大。二是國家進一步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金融部門嚴把信貸閘門,企業融資難題更加突出。今年制茶行業因老茶庫存積壓過大導致資金鏈斷裂的動向尤其引人注目,資金問題已成為制茶行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茶農能否持續增收的關鍵因素。三是我市長期形成的以投資為動能、以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為基礎的粗放型工業增長方式短期內難以完全轉變,不斷強化的節能減排剛性約束對工業增長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四是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和勞動力價格因素導致制糖、制茶等農產品加工行業面臨勞動力季節性緊張。

總的來說,全市企業總體面臨融資難、生產成本費用上漲過快、有色行業價格下降幅度大、節能降耗任務艱巨等諸多困難和問題,為此,希望同志們要高度重視當前工業運行中出現的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做好經濟運行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盡可能把我們下半年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考慮得更充分一點,把各項應對措施考慮得更細致一點,努力保持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下半年工作應把握的重點

下半年,全市工業經濟戰線要進一步深化對“工業興市”戰略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也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的主導力量,牢固樹立“無工不富”和以工促農、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發展的思路,堅定不移地組織實施好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并把解放思想大討論作為加快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抓實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的動力,正確分析和判斷我市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攻堅克難,避免在各種經濟因素不確定的情況下工業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確保全年工業經濟目標任務的完成。

(一)以切實抓好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為抓手,扎實推進“工業興市”戰略

1、充分發揮工業“十強企業”引領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大企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地區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發展的集群化、集團化和生產的集中化過程,與社會化大生產所要求的專業化、協作化過程是相伴相生的,集團企業在其發展壯大過程中,會與眾多中小企業結成合作伙伴關系,將大量的中小企業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組織起社會大生產網絡。因此,培育大企業,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對于我市打造一批優勢企業集群,形成產業集聚,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批“臨滄十強企業”,是在實施首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中脫穎而出的銷售收入和上交稅金并列排名前10位的企業,涵蓋了糖、茶、電、礦、酒飲料等五大主要行業。2007年度,“十強企業”實現的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的56%,占全市工業企業實現稅收的48.7%,并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市實施“工業興市”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產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的龍頭企業。在今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工業企業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十強企業”要進一步關注市場變化,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在我市工業企業中起好支撐和模范帶動作用:

一是要樹好“十強企業”這面旗。我市在組織實施首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時,就提出授予“臨滄十強企業”這一思路,其目的就是要實施品牌戰略,使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在生產要素配置上優先保障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大、拉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獲得各級支持打基礎,為企業做強做大創造條件;今年市委、市政府繼續組織實施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仍然把培育評選“臨滄十強企業”與市級組織的各類評優評獎和省市各類扶持政策相掛鉤,并把“十強企業”實現的增加值及稅金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根據市政府的安排,今天會議上將要把各企業年度內要實現的增加值作為任務進行下達,請各企業將落實相關指標作為強化企業管理,做實基礎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真正發揮好“十強企業”在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中的骨干和帶動作用。二是各企業要更加注重企業內部管理。我市的工業企業大多屬于資源類企業,“十強企業”全部屬資源型企業,對于資源型企業而言,規模擴張尤其重要。擴大規模,既是實現規模效益的需要,更是鞏固市場地位的需要,資源型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企業,規模的擴大可以有效降低固定成本,提高企業盈利,更重要的是隨著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的擴大,企業才會擁有話語權,才能影響產品市場和原料市場的價格形成,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一般來說,隨著企業的擴大,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將更加集中,管理的難度將會增大,出現失誤的可能性也將增多,規模的快速擴張要求企業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內部管理制度。因此,我們的企業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管理,在企業的快速成長階段,更要加強管理,“十強企業”要率先改進成本、資金、質量、安全、營銷和生產現場管理,堅持從嚴治企、規范治企,著力改變單純的經驗管理,要在優化組織管理、注重戰略管理、完善成本、投資管理等方面切實實現轉變和提高,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三是要加強市場營銷管理,努力提高產銷率。鑒于我市制糖業獨有的地位和作用,有關部門及企業要對白糖、酒精的適時營銷給予高度的關注,各制糖企業要把握最佳出售時期,同時要積極利用期貨市場,通過套期保值,降低市場波動的風險,爭取通過把握市場機遇來消化成本上升的因素,實現全行業盈利目標,最大限度發揮好制糖行業對臨滄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有色金屬冶煉企業要加強市場供需形勢分析,狠抓降耗增效工作,挖掘潛力,發揮設備利用率,防止大起大落。酒飲料、制茶等消費品生產企業要切實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制茶企業要吸取盲目跟風炒作的教訓,潛心研究市場,制定長遠、穩健、理性的經營策略,努力盤活庫存,加快資金回籠。四是關注原料發展。針對當前我市制糖、制茶兩大傳統支柱產業因市場價格不理想和農資漲價、種蔗種茶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相關企業不能因盈利能力下降,而減弱對蔗農、茶農兌付現款和原料發展的扶持力度,要千方百計采取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好已出臺政策的兌現工作,確保原料穩定發展。五是要更加關注品牌戰略。創建名牌,是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手段。我市品牌工作相對滯后。全面推進名牌戰略迫在眉睫,各企業要增強爭創名牌意識,樹立“名牌興企、名牌強市”的觀念;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政府推動扶持的創名牌機制,通過幾年的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六是更加關注工業投入和項目資金的爭取扶持工作。近年來,省、市黨委政府強力推動“工業強省、工業興市”戰略,加大了對工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設立了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技術改造資金、非公經濟專項資金、鄉鎮企業扶持資金,從2007年開始,又增加了循環經濟節能降耗專項資金,我市一批企業在不同年度得到了相關資金的扶持,這些資金充分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特別是在制糖、制茶、酒及飲料、礦電產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的加大,對我市進一步優化工業結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此,各企業在組織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項目的儲備和申報工作,爭取每年每戶企業有1—2個項目可供向上級爭取扶持。

2、加大投入、以項目促發展。要加速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以大投入提升產業優化升級。一是積極推動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要重點抓好全市續建、新建的48個重點工業項目(其中“十強企業”實施的項目共15個,涉及總投資16.2億元),努力協調推動31個技改項目早日竣工。2008年各縣上報投資5000萬以上計劃項目23個,項目總投資368174萬元,年內計劃投資115192萬元;但從目前情況看,項目推進工作遲緩, 9個擬新開工項目中,開工建設兩個項目,預計8月可完成核準開工建設項目1 個;14個轉接項目完成投資23650萬元,剔除南華紙業公司9.5萬噸蔗渣漿紙項目16440萬元,其余項目僅完成投資7210萬元。為確保今年投資目標的完成,各縣(區)要以新開工和在建的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為重點,加大項目實施跟蹤,及時掌握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項目建設。二是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究開發投入力度。省級技術中心所在企業、大中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應分別達到3%、1.2%、0.8%。同時要加強項目申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對技術創新項目的資金扶持。要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層次,重點按照循環發展、綜合利用的思路,深化產業鏈延伸研究,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轉移。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做大做強本土企業,建設一批新項目,確保我市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增強臨滄工業發展后勁。

3、加大對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控力度。今年是啟動實施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的第一年,要確保第二輪工業發展倍增計劃的順利實施,必須強化對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調控。一是繼續做好經濟運行分析工作。要進一步重視,層層落實,加強運行分析、運行調節的基礎工作,完善縣(區)局、重點企業指標報送制度,加強經濟形勢、重大問題的調研,把握工業經濟運行走勢,找準工業經濟調節的方向和著力點,提高經濟運行調節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指導性。要對70戶規模以上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重點監測,加大對市級監測的20戶規下企業的指導服務力度,幫助其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從今年7月起 “十強企業”要將財務報表報送我委,以便我們掌握情況,加強監測,確保有效服務。二是加強綜合協調,著力緩解生產要素瓶頸制約。對各運行主體實行分類指導,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土地、資金、原材料、能源動力等要素的優化配置上繼續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保障重點骨干企業最大限度發揮產能潛力,重點項目盡快竣工、投產、達產,為工業經濟持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三是提高經濟運行分析水平。正確運用統計數據,不斷提高經濟運行分析水平,是做好經濟運行調節工作的根本保證。當前從事經濟運行的少部分同志,分析水平還停留在簡單使用統計數據上,與統計部門缺少協調和溝通,在數據上出現生產與效益關系不匹配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強業務學習,加強統計數據質量的評估,積極主動加強協調溝通,不斷提高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水平。四是完善經濟運行協調機制。完善部門間的會商協調制度,定期通報和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結合今年倍增計劃實施進展和省考核四項指標,對達不到進度目標的,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主動加強與企業和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共同研究制定對策,確保經濟增長責任目標的完成。

4、抓實節能減排工作。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舉措。要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工業發展、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堅決執行國家和省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把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建立在科學、持續、健康的環境之上。各縣(區)經濟局和各企業一定要把節能減排當作一場攻堅戰來打,當作一個“硬骨頭”來啃,所有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大局,對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完不成的縣區,除嚴格按省、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實行問責外,還要實行新上項目區域限批制度,以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今年一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較好,但隨著糖廠榨季的結束,高耗能企業的滿負荷生產,制糖業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水平的影響作用將逐漸減小和消失,單位能耗水平將出現反彈。從全年看,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須下降13.04%。一是要加強基礎工作?!对颇鲜∪嗣裾k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節能減排工作行政問責實施意見的通知》已印發到各縣(區),市政府也將出臺我市的節能減排行政問責實施辦法,各縣(區)經濟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加強基礎工作,把今年能耗目標任務分解到轄區內的規上企業,把高耗能行業能耗情況與全社會節能指標完成進度掛鉤,確保GDP能耗指標的完成。要加強與統計部門協調溝通,對能耗數據進行聯審會商評估,加強對規模以上企業,尤其是重點能耗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和業務指導,對重點企業能耗異常變動情況,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指導、早糾正。二是要加強節能評估審查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各縣(區)經濟局要嚴格市場準入門檻,加強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根據《云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對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嚴格項目節能評估審查,遏止高能耗企業過快增長,繼續窯續抓好推行清潔生產工作,工業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作,鼓勵企業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和推行十大重點節能工程,要進一步細化落實《臨滄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臨滄市節能減排工作任務分解方案》等文件的安排部署, 宣傳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動員全社會開展節能。要進一步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今年6月30日前,將淘汰鳳慶縣習謙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和國營勐省農場水泥廠各1條8萬噸立窯生產線,7月上旬,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到兩個縣督促檢查,請鳳慶縣經濟局、滄源縣經濟局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確保完成淘汰任務。近期,市節能減排辦將牽頭對8縣(區)、10戶重點用能企業和全省“雙百”行動企業2007年及今年上半年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節能工作進展情況和淘汰落后產能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和檢查,請各縣(區)經濟局,有關企業做好準備工作。三是要創新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倡導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以具有良好基礎的蔗糖循環產業鏈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擴大我市循環經濟的廣度、深度和規模。以硅、鍺、鋅、銅冶煉行業“三廢”的回收利用和共伴生礦資源綜合利用為切入點,對礦產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和多層次增值,提高資源化程度和綜合利用水平。實現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服務熱線

024-83959306

生意名片

食品行業微信群

大型黄色网站在线观看_一级黄色毛片免费看_国产一级无码在线观看_18禁人看免费无遮挡动态图